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2月28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微信群本是共享資訊、便利溝通的交流群,可有些人覺得群內匿名互不認識,開始在開放式對話空間里“放飛自我”,只因與群內網友意見不同而聯手“互懟”,最終被對方告上法庭,要求微信群內賠禮道歉、恢復聲譽。日前,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宗發生在微信群內的案件。
在羅湖某大型小區,業主自發組建“二手置換群”,群里成員有480余人。小林、小李、小高均為“二手置換群”的微信群聊成員。
2022年4月,小李看到小區內草坪出現小狗糞便的現象,在群內對小區養犬人進行了評論。同為住戶的鋼琴老師小林對小李的言論感到不適,在群內制止并呼吁鄰里之間相互尊重,文明養犬。不料群友小高突然發言,直指小林是不文明養犬人,并將小林及鋼琴老師的職業進行不恰當的比喻,導致爭論不斷升級。
在小李、小高的聯合攻勢下,小林招架不住,又生氣又委屈。小林認為,小李和小高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在鄰居群內引導輿論扭曲事實,攻擊小林是不文明的養犬人,對其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也造成間接的經濟損失。為了維護自身名譽以及職業形象,在與各方協調無果的情況下,小林將小李和小高起訴至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羅湖法院審理后認為小李、小高就不文明養犬的行為和現象進行批評及表達意見,是法律賦予他們言論表達自由的權利。但他們在發言過程中與小林發生爭執,有針對性地稱小林為不文明養犬人,并進行不恰當的比喻,使用侮辱的語言貶損小林的人格,超出了就現象發表言論的范圍。
“二手置換群”是互聯網線上搭建的微信社群,具有成員人數多、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且該社區微信群帶有一定公共屬性。小李、小高在涉案群聊中存在散布小林為不文明養犬人的不實言論、對小林進行不恰當的比喻、在發言中具有明顯貶損原告人格尊嚴的內容,無疑會導致小林所在社區對其社會評價的降低,造成名譽權實際受損。
羅湖法院判決小李、小高在“二手置換群”的微信群中向小林道歉,道歉內容由法院審定。判決后雙方均未上訴,經過執行法官審定,小李、小高在480余人的微信群內向小林賠禮道歉,至此“二手置換群”里的風波平息。
知多D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譽。文明、和諧、法治、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鄰里之間應當和諧共處、互諒互讓、禮貌相待?;謴兔u是人民法院責令行為人在一定范圍內采取適當方式消除對受害人名譽的不利影響,以使其名譽得到恢復的一種責任承擔方式。具體處理的原則是行為人應當根據造成不良影響的大小,采取程度不同的措施給受害人消除不良影響。